| 该指标通过细化 MACD 背离的类型(直接 / 隔峰)和阶段(钝化 / 形成 / 消失),解决了传统 MACD 背离信号模糊的问题。实战中,需重点关注 “结构形成” 信号,结合量能和大盘环境,可有效提升抄底逃顶的成功率。
 
 操作逻辑:
 当出现 “钝化” 红色文字时:提示可能形成底背离,需观察后续确认。
 当出现 “结构形成” 洋红色文字时:底背离信号确认,可分批建仓。
 若出现 “消失” 黄色文字:说明底背离失败,需放弃入场。
 
 信号优先级:
 隔峰背离(跨多轮趋势)比直接背离(相邻两轮趋势)可靠性更高,适合中长期决策。
 “结构形成” 信号比 “钝化” 信号更明确,前者是后者的确认形态。
 
 与 MACD 柱线配合:
 底部信号中,若 MACD 绿柱缩短且 DIF 向上拐头,与背离信号共振,成功率更高。
 顶部信号中,若 MACD 红柱缩短且 DIF 向下拐头,与背离信号共振,风险提示更有效。
 
 周期选择:
 短线(日线):适合捕捉短期反弹或回调。
 中长线(周线、月线):背离信号稳定性更强,适合判断大趋势转折。
 
 
 通达信【定量结构】副图  细化MACD背离逻辑,解决传统信号模糊问题   
 
 通达信【定量结构】副图  细化MACD背离逻辑,解决传统信号模糊问题   
 
 通达信【定量结构】副图  细化MACD背离逻辑,解决传统信号模糊问题   
 
  【定量结构】副图.tn6 (2025-9-20 21:07上传, 9.12 KB, 共享币: 25个) |